累計完成建設投資60多億元-歐洲空海派+鐵路
這樣的情況如不改變,青海民航將大大落后于時代,不但不能與鄰近省份競爭,甚至難以滿足青海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如此,遷建省會機場成為青海民航謀求發展變革的第一要務。
三十而立,立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初心。
如今,西寧曹家堡機場迎來三十歲生日,步進而立之年,這個“而立”,立的是什么?
30多年前機場開工建設的時候,這里除了荒山野嶺什么都沒有。既不通水,也不通電,甚至連道路也沒有,建設者們只能從湟水河里取水喝,固然經過過濾和沉淀,喝多了依然會腹脹;到了夜晚,值班職員在荒無人煙的工地上值夜班,沒有電燈只能點燭炬照明,冬春季只能引爐火取熱;由于沒有道路,也沒有專門的車輛,前往工地各處主要靠步行,有時還要手腳并用地爬山,這些艱苦的條件在今天的工地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運輸生產量的快速提升和機場建設的優質高效,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注進了巨大活力,也成為青海民航快速發展的強健兩翼。
“十四五”期間,青海機場公司將構建“1+9”民用運輸和應急保障體系,持續鞏固以西寧機場為關鍵、9個支線機場為支點的布局體系,完成西寧機場三期擴建、玉樹和果洛機場改擴建工程,建成青海湖機場,開工建設黃南機場,并深層次探索新的機場建設規劃。
改革開放以來,西寧城市規模逐步擴展,使位于市區邊沿、群山之中的樂家灣機場凈空環境日益惡化,也失往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進進八十年代,機場依然保持著1957年通航之初的水平:一周兩個航班,使用運-7、安-24這樣的小飛機執飛,僅有西寧-格爾木和西寧-蘭州-太原-北京兩條航線,只能單向騰飛的跑道受天氣影響極大,因風向等原因取消起降是常事,海運報價國際快遞,受此影響,乘坐航班的旅客寥寥無幾。
三十而立,立的是高質量發展的青海民航事業。
三十年來,西寧機場先后承擔過1996年玉樹和甘孜躲族自治州雪多難物資空投、1998年抗洪物資運輸、抗擊“非典”、汶川地震青海救援隊和物資運輸、玉樹抗震救多難民航運輸、青海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新冠疫情包機保障等重要任務,無論面對怎樣的多難難和疫情,西寧機場和青海各支線機場永遠沖鋒在前,時刻預備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拼盡全力。
誕生:篳路藍縷開天路
發展為了人民。青海民航創業65年、西寧曹家堡機場通航30年、青海機場公司組建15年,之所以能夠不中斷發展壯大,是由于始終堅守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始終立足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初心。
三十年考驗磨礪,三十年景長壯大。西寧機場無愧于“人民航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立之年恰逢建黨百年,站在新的出發點,青海機場公司將把西寧機場建設好、治理好,使其更先進、更綠色、更便捷,成為輻射高原、服務青海的全國高高原航空關鍵,繼續承載青海的民航夢想飛向更加廣闊的蔚藍天際。
樂家灣時代,青海民航人的苦是沒條件、沒希看的苦,曹家堡機場建成后,是想辦法、找出路的苦,相比于樂家灣時代,再苦也不算苦。
然而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只是小題目,曹家堡地區的地質條件才是擺在建設者眼前的巨大困難。由于曹家堡場址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地形,且位于半山腰三級平臺上,平地少、山地多,因此造成了土方量巨大、濕陷性黃土、沖溝多而大的三大困難,在當時國內乃至全世界都罕有經驗鑒戒。
三十年來,航空主戰場始終是青海機場生存和發展的立足之本,在不偏離航空主戰場的條件下,國際物流,把青海民航的安全服務等工作做強做好,才能贏得生存和發展的更大空間。
“十四五”期間,青海各機場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將分別達到12.6萬架次、1350萬人次和8萬噸,年均增速14%、15%和12%;西寧機場三項生產指標分別達到10.8萬架次、1200萬人次、7萬噸;新增基地航空公司1至2家,駐場運力達到20架,通航點達85個,國家重點戰略地區航班量占比超過50%、直飛率80%以上,形成日均10班以上快線6條以上,高高原通航點超過10個。
三十年來,青海民航人不中斷與自身發展的先天劣勢作斗爭,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不中斷破解發展瓶頸,所取得的寶貴經驗在行業內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
上一篇 推動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法蘭克福FRA空運
下一篇 江蘇海上風電并網規模突破千萬千瓦-突尼斯TUN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