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控年報凈利暴增800%“貨主包船”模式興起-德國海運
過往兩年多的時間,集裝箱和船舶行業同樣在新冠疫情中發生了變化。中國船舶產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船舶產業經濟運行分析》亦顯示,2021年,全國承接新船訂單670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1.8%。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958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8%。造船完工397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0%。全球18種主要船型分類中,我國有10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當中,集裝箱船訂單實現超越,共承接集裝箱船2738萬載重噸,占全球總量的60.9%。隨著新船訂單的大幅增長,企業生產任務飽滿,2022-2023年將是集中交船的高峰年份。
中遠海控《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集裝箱業務經營模式中采用的是“自營集裝箱船隊”。報告期內,為了保障公司自營船隊的發展,中遠海控累計訂造了12艘23000TEU型集裝箱船舶。
中遠海控表示,報告期內,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2615.54點,同比增長165.69%。公司克服全球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積極融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建設,充分發揮集裝箱物流供給鏈的支撐作用,通過穩運力、保供箱、優服務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運輸服務。
中遠海控《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中遠海控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和間接控股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經營國際、國內海上集裝箱運輸服務及相關業務。2020年,中遠海控及其所屬公司營業收進1712.59 億元,其中集裝箱航運業務收進1660.09 億元。截至2020年度報告期末,中遠海控旗下自營集裝箱船隊運力超過307萬標準箱,在第三方咨詢機構Alphaliner 的數據中,公司集裝箱船隊規模排名穩居世界第三。
3月11日,中遠海控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快報稱,經公司初步核算,報告期內,預計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的貨運量(標準箱)約2691.2萬標準箱,國際物流,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56.75萬標準箱,增長約2.15%。
3月11日,中遠海控(601919. SH)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稱,預計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的貨運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15%,而回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則近8倍。
同時,預計公司息稅前利潤(EBIT)約人民幣1315.4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人民幣1135.11億元,增長約629.51%;預計公司實現回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人民幣892.9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人民幣793.69億元,增長約799.52%。
這些挑戰、沖擊與緊張背后,也是中國過往一年再創新高的外貿規模,以及外貿行業逐漸常態化應對運力緊張、運價高企,原材料漲價和缺芯、缺工等題目。
中遠海控主要以經營集裝箱航運業務和碼頭業務為主。
中集團體表示,在疫情以及供給鏈擁堵的影響下,全球集裝箱運輸的產業鏈出現了新的結構性變化。為保障供給鏈的安全,預計未來集裝箱的配箱比將比過往水平要高,船公司、物流公司、貨主都在加大集裝箱的購買力度。
對于2022年截至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中遠海控表示,2022年以來,歐美主要港口持續擁堵,主干航線運價穩定,東西干線出口航次保持滿載。
中遠海控表示,公司整體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度增長的原因是,2021年,在疫情反復、需求增長、供給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物流供給鏈持續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內陸運輸遲滯等復雜局面的挑戰和沖擊,集裝箱運輸供求關系持續緊張。
集裝箱方面,2月21日,中集團體(000039.SZ)在業績說明會公告中回應投資者稱,集裝箱貿易需求2022年持續增長。相比于疫情前,集裝箱運輸將多花20-30%的時間運送至目的地。過往18個月,集裝箱超役使用,設備老化嚴重,待海運貿易正常化后更新需求接力。就價格而言,目前集裝箱的新箱庫存相比往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增長,間接緩和及修復了集裝箱的價格,但依舊處于高位。2022年,預計集裝箱的新箱價格將高于2019年的水平。
上述分析報告亦指出,生產任務飽滿加劇了用工緊張題目,特別是電焊等關鍵工種的熟練工的活動性大幅上升,增加了安全生產的不穩定性。同時,在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與人民幣的升值雙重擠壓下,造船企業盈利空間大幅縮小,全年實現利潤總額僅16.6億元,同比下降5.3%,海運報價國際快遞,主營收進利潤率僅為0.6%,與上游的鋼鐵行業和下游的航運行業形成巨大反差。
華南一家國企背景負責進出口業務人士向記者表示,貨主“包船”逐漸成為趨勢,這也是大型企業對抗海運不確定性的選擇。
上一篇 定位為客運支線機場-美森海派
下一篇 據飛常準APP顯示-英國空海派